揭秘国宝的前世今生 国图再推《永乐大典》主题展览

网站首页    新闻    揭秘国宝的前世今生 国图再推《永乐大典》主题展览

时间:2021.06.03 来源:人民资讯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00906985419180849&wfr=spider&for=pc

   央广网北京5月27日(记者 王红霞)5月31日,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典籍博物馆)主办的“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——《永乐大典》的回归和再造”展览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二展厅正式开展,6月1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,并将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常设展。

  《永乐大典》是国家图书馆善本中的“四大专藏”之一。《永乐大典》正本下落不明,原11095册、22937卷(包含目录、凡例60卷)的嘉靖副本,截至目前仅有400余册、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。国家图书馆共收藏《永乐大典》224册(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湾地区),是《永乐大典》海内外藏家。

  此次主题展,精选包括善本、舆图、手稿等在内的馆藏精品,系统讲述《永乐大典》的编纂经过、版式外观、聚散流变、辑佚影印,以及“明珠还于合浦”的历程和国家图书馆对《永乐大典》的修复、保护、整理与利用。据了解,展览共分为“大典犹看永乐传”“合古今而集大成”“久阅沧桑惜弗全”“遂使已湮得再显”“珠还影归惠学林”5个单元,通过讲述这部巨著的前世今生。

  展览特设单元展示《永乐大典》的回归和再造,整理了《永乐大典》通过政府拨交、海外送还、藏家捐赠、员工采访等多种途径,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,展现了一代代图书馆人前赴后继、呕心沥血地对《永乐大典》进行的搜集、保护、修复、出版工作;同时,回顾了抗战时期《永乐大典》等古籍善本南迁、运美往事,梳理海外《永乐大典》的回归历程,帮助观众了解《永乐大典》在旧中国飘摇多舛的命运,以及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,社会各界人士为将其传承后世所

  展览共展出展品60余种70余册(件),其中9册《永乐大典》嘉靖副本为近年来首次展出,即“人”字册,“陈”字册,“农”字册,“易”字册,“颂、溶、蓉、庸”字册,“郎”字册,2件“水”字册,“士”字册。有多册是海外回归的代表性《永乐大典》,如1938年王重民自英国为北平图书馆购入的“农”字册,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送还中国的“颂、溶、蓉、庸”字册,1955年德国政府送还中国的“士”字册等。

  此外,还有1950年顾子刚捐赠的“易”字册,1951年徐伯郊捐赠的“郎”字册,1951年商务印书馆捐赠的“水”字册,1958年北京大学捐赠的“水”字册等,充分体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华典籍的重视、爱护之心,这些慷慨无私的捐赠如涓涓细流汇入国家图书馆,也让珍贵古籍惠及更多社会公众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为全面推进《永乐大典》保护和研究,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,国家图书馆将正式在古籍馆加挂“国家图书馆《永乐大典》研究中心”牌子,旨在联系团结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,进一步通过组织学术会议、为学界提供服务、建设永乐大典资源库等开展深入研究;通过举办展览、开发文创、利用多媒体宣传推广等各方面工作,不断推出更多新的成果。

相关产品:古籍扫描仪、  书刊扫描仪、 大幅面扫描仪  、全自动扫描仪、艺术品复制扫描仪